漫说离合谜和“当头典”

谜不迷人人自迷 ——漫说离合谜和“当头典”

谜不迷人人自迷

——漫说离合谜和“当头典”

      阿 蚌



郑百川先生曾在《谜病例话·当头用典》中指出:“制作指事用典的谜,除忌错典、杜撰外,还有—大忌病,就是‘当头典’。”并进一步解释道:“所谓‘当头用典’,是指以其人其事为面,而谜底转入此人此事,原典扣合而无别解之功者。”谜坛上的几十年创作实践证明,犯有“当头典”之病的谜,确实不能算作是谜,因为它严重缺乏“别解之功”。

然而,用其他谜法,譬如离合法制成的谜作,有无“当头典”的现象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组谜,看是否能从中找到我们想知道的答案:

1.这东西极坏,一沾悔终生(不良行为)吸毒

2.新人获得一主演,三点尽露后扬名(演员)汤唯

3.当初襄阳破,孤胆城头立(金庸小说人)郭靖

4.当初尽力劝子明,乃得刮目相看(三国人)孙权

5.西行扬汉于西域,东归传郅支之首级(西汉人)陈汤

6.苦心一出《西游记》,后来扬名终不朽(已故导演)杨洁

例1,谜面前句,“极”字的东边是“及”,“坏”字的西边是“土”。后句,“一”字直取,“沾”字终部为“口”,“悔”字终部为“母”。因此,“口”加“及”成“吸”,“土”加“一”再加“母”成“毒”。头一“这”字,尾一“生”字,均作为衬合、抱合词。

例2,谜面前句,“新人”,示意“人”演变为“亻”;“亻”获得“一”、“主”,成“隹”。后句,“三点”系“氵”;“后扬名”指“扬”、“名”的后边,即“昜(简体)”、“口”。由“氵、昜(简体)、口、隹”四部,或说“氵、昜(简体)、口、亻、一、主”六部,合成“汤唯”二字。其中“获得”、“演”、“尽露”为抱合词,“后”为方位指示词。

例3,谜面前句,“襄”字的当初部位是“亠”;“阳”字破碎开,成“阝”、“口”“一”。后句“孤胆城”的头部,分别为“子”、“月”、“土”;末一“立”字直用。而谜底“郭靖”二字,正是由“亠、口、子、阝、立、土、一、月”共计八个部分组成。

例4,谜面前句,“当”字初部为“小”;尽了“力”的“劝”,馀“又”;“子明”的“子”字明取。后句,刮去“目”的“相”,馀“木”。“子、小、木、又”四部合成“孙权”。“尽”、“明”、“乃得”、“看”,或指点,或暗示,或衬合,都非闲字。

例5,谜面前句,行去“扬”字的西边“扌”,乃得“昜(简体)”;位于西域的“汉”字,乃“氵”;此可组成“汤”字。后句,“东归”则言“东”字直接归属;传来“郅”字,支开其首级部,馀“阝”;合“阝、东”得“陈”字。

例6,谜面前句,“苦”字中心部为“十”,加“一”成“士”;“西游记”犹言记入“游”字的西边,此乃“氵”。后句,“扬”、“名”的后边来了,则为“昜(简体)”、“口”;“终不朽”,犹言否定掉“朽”字的终结部,此馀“木”。谜底“杨洁”,遂由“木、昜(简体)、氵、士、口”五部,或言“木、昜(简体)、氵、十、一、口”六部组成。

经过从谜面到谜底的逐条对照剖析,可以看到上举六谜,一是均为运用离合法制成,而且纂组整饬,扣合工巧;二是谜面皆是自撰,无一使用成句,但富有上下抑扬之美;三是几乎不属于典故谜。为啥说是“几乎”而不说是全部呢?因为其中的三则,例3、例4、例5,其面文所述内容,纵不出中国史籍记载,亦与家喻户晓的武侠小说章节息息相关。如例3“当初襄阳破,孤胆城头立(金庸小说人)”,事叙《射雕英雄传》中大侠郭靖率领群雄坚守大宋边境襄阳,乃至城破。例4“当初尽力劝子明,乃得刮目相看(三国人)”,所言则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以及《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由此而为后世诞生了“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例5“西行扬汉于西域,东归传郅支之首级(西汉人)”,当见于《汉书》卷七十《陈汤传》。陈汤一生的功绩,正在于“出使西域”“远征异域”和“斩杀郅支”,以此而留下了至今仍令国人豪情万丈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后被电视剧《战狼》演绎成“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剩下的三则,虽非用典,但谜面所说之事,无一不与谜底有紧密关联。如例1“这东西极坏,一沾悔终生(不良行为)”,谜面所言、谜目所标,岂非便是“吸毒”的标准恶行?又如例2“新人获得一主演,三点尽露后扬名(演员)”,2007年剧情片《色·戒》上映,其中大胆的床戏,即使内地删减了七分钟,女主角“汤唯”还是因为这部电影而夺得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再如例6“苦心一出《西游记》,后来扬名终不朽(已故导演)”,以执导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而名扬四海的“杨洁”,先是获得了“中国电视剧辉煌30年最具影响力导演”称号,后又获得了“首届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杰出贡献奖”。

故而,这些运用“非典”+“纯离合”法门的谜,倘然将它们悬诸壁上,或是投诸荧屏,当猜者一眼看到时,谜底基本就不用揭晓了。不信的话,你还可以在纸上捂住谜底猜猜看。因为这很容易“蒙”对,一旦见到谜面、谜目,底也就不“猜”自出啦。

以前对于会意谜有“掩盖别解”之说,别解是技巧(当然,别解也是灯谜“精气神”的总纲),离合同样也是技巧。所以从谜理上来说,这组谜作的技巧已经显示不出了,或说技巧再高妙也等于“无用功”。此外,我们常说,好谜大多是谜底与谜面“风马牛不相及”,底面相去越远,谜味越足。笔者曾于早期谜论《“别解”与灯谜》中的《“别解”在谜底位置的设计》一节中提到:

但在谜底“一字别解”的实际创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相反的例子:

消防队员严阵以待(歌词句)时刻准备着

不教污淖陷沟渠(电视剧名)还是这样干净

前例中的“着”字,作者本意欲将它别解为“着火”、“起火”,结果由于此字读音不亮,且所处位置极不重要(语尾助词),故虽有别解而改变整个底句意义的力量甚微;可以试想:“严阵以待”不就是“时刻准备着”吗?后例中的“还”字,作者原想根据谜面《葬花词》的上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把它别解成“返回”之义,结果也是由于此字在底中地势偏弱而事与愿违。关于这种谜底“一字别解”处理不善的情况,笔者以前曾把它叫做“被掩盖了的别解”,至今遇之还引以为戒。

在此文中,关于“会意”与“别解”,笔者也分析说:“一些人习惯把‘会意’和‘别解’作为不相类属的两种成谜方法而并列,那么,依此观念,是否意味着虽无‘别解’但有‘会意’而仍然是谜呢?这就需要弄清楚,‘会意’在概念上和使用范围上,比‘别解’要大得多多,通过‘会意’形成的文字并不一定是谜。从‘谜’的性质和艺术特征上来看,无异‘别解’最能实现‘回互其辞’,以达到‘使昏迷也’的目的;而‘会意’则显然不具备这个功能——因为它太‘泛’而不专。”

“会意谜”犹如此,“离合谜”又焉能网开三面,逍遥“法”外?这一点,《谜病例话》里未能提及,拙文《“别解”与灯谜》也未能考虑到。诚然,谜艺是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的——上面的六则谜作,便是近年来网络精英谜人们引以为新潮,甚至引以为傲娇的产物,但这无疑也带有一种技法“创新”,先吃螃蟹的性质。

还是回到老话题上来。反观以上“离合谜”,其情况也颇类似百川先生说的谜病“当头用典”——“以其人其事为面,而谜底转入此人此事”。当谜底与面、目的范畴、内涵完全一致,或者大部分吻合,也即“非此即彼”,彼此几无区别时,作为“谜”的艺术性也就被逐渐降低、抽空,甚至导致最后泯灭。或许,这就叫“谜不迷人人自迷”吧。

                           (2020年7月拟)




「还没有人打赏,我来支持一下」

谜材网

真诚打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谜材标签: 当头典 离合谜
 编辑整理:谜材网 www.cdengmi.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时间:2020-08-07 09:16
 阅读 

 微信公众号:谜材网(cdengmi)
 版权声明:任何转载及复制,请注明谜材来自谜材网//不注明出处,谢绝一切转发及复制,请尊重整理人员的辛勤劳动!
 转载及复制,请注明出处!谜材网
 本文链接:http://www.cdengmi.com/dengmi/dmzl/2554.html

顶一下[1]

踩一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