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佳谜标准和灯谜评论

  评选佳谜是当代各种谜会的基本活动项目之一;灯谜评析是当代谜文创作的一种典型体裁。“评佳”和“评谜”是谜人们一直在探讨和实践的课题。笔者根据当代灯谜界关于“佳谜标准”探讨的初步成果以及对评谜文章之局限性的分析和再认识,

  评选佳谜是当代各种谜会的基本活动项目之一;灯谜评析是当代谜文创作的一种典型体裁。“评佳”和“评谜”是谜人们一直在探讨和实践的课题。笔者根据当代灯谜界关于“佳谜标准”探讨的初步成果以及对评谜文章之局限性的分析和再认识,结合自身十多年撰写谜评的实践,提出自己的佳谜观和评谜观,希望对这个课题的理论研究能够起到一点推进作用。
  一、当代谜界对佳谜标准探讨的初步成果
  近二十年来,全国省级以上谜会举办了一百五十多次。每次谜会基本上少不了评选佳谜这个项目。因为评选佳谜的“标准”尚未规范化,在实际操作中,只是凭谜人的思想、艺术水平和对谜作的直观感觉来评选,这种评选的随意性对评佳的准确度影响是很大的。“佳谜标准”问题,灯谜界至今未作全面深入的研究,而谜坛的有识之士在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中已触及到这个问题。在这方面叶国泉和苏德友的两家之言最有代表性。
  1、叶国泉“佳谜三要素”之说
  “佳谜三要素”是广西谜人叶国泉1992年在《当代谜坛的评佳倾向》一文中提出的(该文系澄海’92华夏金秋灯谜艺术节获奖谜文)。叶氏“仔细研读了”1991年“海内外灯谜创作大赛”(全国灯谜信息社发起主办的)所评出的100则“最佳灯谜”,发现评委们评佳中有三种基本倾向:一、倾向于谜面文句富有文采。(“以古代诗词曲赋名句挂面的占37%,以典故挂面的占17%,以成语俗语挂面的占13%,也就是说,以成句和典句挂面的总共占67%”。)二、倾向于面底扣合严谨贴切。(“用灯谜行话来说,就是谜面不抛荒,谜底不踏空”。)三、倾向于别解机巧,谜味浓郁。(“凡是佳谜都应具有别解机巧传神,连缀自然而不露斧凿痕迹的特点”。
  叶氏进而将此三种制向“简单地概括成九个字:谜面雅,扣合巧,谜味浓。这也就是佳谜的三要素。”可以看出叶氏概括出的“雅”指“富有文采”,“巧”与“严谨贴切”对应,“谜味浓”与“别解机巧”对应。叶氏之所以选取这次创作赛百则最佳灯谜来研读分析,是基于这些谜作“毕竟是经过二十多位造诣高深的评委研究再三,反复推敲,最后以选票之多寡来决定取舍的结果,因而其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
  2、苏德友的佳谜“信、达、稚”标准
  宁夏谜人苏德友《关于灯谜欣赏》(原载《中华谜联》1995年第2期)是一篇比较有影响的论文,文中述及“一条谜作从谜面到谜底,犹如破译一条密码、翻译一句话,尤其在猜谜过程中更多这种感觉。这使我们想起严复在翻译赫青黎《天演论》时为自己定下的‘信、达、雅’三字标准,把这个标准移植过来用作灯谜审美标准也很恰当”。
  苏氏进而论述道:“对‘信、达、雅’作为谜作称佳的标准,我们这样理解:信,指谜作的内容要求。整条谜作从谜面到谜底材料必须翔实,不能无中生有,生造谜材。整条谜作要符合情理、文理、谜理,没有丝毫‘艺术的虚假’(自造的词,和艺术的真实相对应)。雅,指灯谜的形式一定要美。不论是古典美,还是现代美。都要有创造美的意念和表现美的形式。不能流于俗套,要创造新的灯谜语汇。达,是-种很微妙的心灵沟通。在谜面和谜底之间,它是一种联系喻体和本体间的意象信息;在内容和形式间,它是内蕴的美向外在的美发出的信息;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它是作者向读者传神、传情、言志的阿堵之物。说到底‘达’是作者谜艺综合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他(或她)驾驭谜材进行创作和表现生活美的全能总分。”
  苏氏还提出:“灯谜欣赏文章写作时必须首先选谜作,三思而后动笔,不可盛情难却欣然命笔。要按照审美标准,认真剥珉出璞,选薏得珠,从优劣杂处的谜苑中选出符合信、达、雅标准的佳作来。这样做对作者、读者和欣赏者都有裨益。”
  3、叶、苏两家之言是当代谜坛对佳谜标准认同的主要倾向
  叶氏在《当代谜坛的评佳倾向》文末特别说明:“灯谜评佳标准是灯谜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至于制定一部权威性的灯谜评佳标准,恐怕要等到中华灯谜学会成立之后,由该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在征求广大谜人意见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论证来完成了。”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已于1994年8月成立,至今四、五年过去了,还未着手制定标准,“佳谜标准”也就未曾确立。1998年10月,在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代谜坛的评佳倾向》一文被评为“中华十佳灯谜论文”。到目前为止,这篇论文,尚未被更有力度的理论文章所取代。
  苏氏《关于灯谜欣赏》虽未见获得全国性奖励,但也被作为重要谜文全文收入《中华灯谜年鉴》(1995年卷),此文亦是迄今为止关于“佳谜”和“欣赏”方面论述最有理论色彩的力作。
  由此可见,叶氏与苏氏关于“佳谜标准”的主张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笔者将其视为当代谜坛对佳谜标准认同的主要倾向,当是符合谜坛客观现状的。
  二、当代灯谜作品评介赏析的模式
  当代灯谜艺术方面的理论研究尚未见比较系统的有突破性的成果,而对灯谜作品的评赏则风靡整个灯谜界。这些评介赏析文章基本上是以单谜评赏独立成篇的体例出现,这些篇章和文字大致可分为四种模式:
  1、欣赏解析式
  欣赏解析式的特点是注释典源出处,剖析所用谜法,解说扣合机理,指出艺术特色和佳妙之处,导读作用十分明显,对初学者读谜评谜具有很大的帮助。这种谜评文章八十年代初开始出现,兴盛于八十年代中期。吴仁泰先生是这类评赏方式的大家,他的评谜文章结成专辑《佳谜欣赏》第一辑、第二辑(分别于1985年和1989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谜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时间谜人争相仿效,评赏灯谜之风大盛,评赏文章成了谜刊、报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灯谜欣赏也成为谜文中一种具有相对固定模式的体裁。释典、交代谜面与谜底出处,分析扣合关系,肯定技巧技法,成了这种体裁写作的三要素。
  这种模式是当代谜评的主流,它在谜坛形成了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一道风景线。黄山书社出版的《佳谜鉴赏辞典》和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古今优秀灯谜鉴赏辞典》以及由灯谜界数十位名家联合撰稿(待出版)的《中华谜书集成佳谜赏析辞典》和《毛泽东诗词灯谜鉴赏辞典》等典籍所采用的大多属于这种谜评的模式。这种模式的谜评对促进谜苑繁荣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对当代谜坛的影响是异常深刻的。
  2、一句话评论式
  一句话评论式的特点是惜墨如金,仅用极其简短的一、两句话,高度概括地对灯谜作品进行评价。这种模式在九十年代中期才见之灯谜内刊和报端,也称作“一句话谜评”。目前,好些谜人热衷于此道,有的内刊和谜报还专门开设了这个专栏。与欣赏解析模式相比,一句话谜评显得简洁短小,二者之间的异同与中长篇小说和微型小说的关系十分相似。
  欣赏解析式主要功用在“导读”,它对谜界内外均适用,尤其适合于谜界之外的一般读者。“一句话谜评”主要作用是对谜作艺术和价值的肯定,它只适用于灯谜界内部。在谜界内,谜作的用典与谜底、谜面的出处大都不用解说,扣合机理通过底面照应大多数谜人亦可一看即懂,只是艺术价值的评价这部分对谜人才有指导意义,因为艺术修养的不同对灯谜作品价值认识的程度也是不同的。特别是在时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在和将来,在谜界内推广一句话谜评,不论对撰评者还是阅读者都是又省力又省时的好事。
  目前“一句话谜评”还不够成熟,仅具外在表现形式,大部分撰评者还驾驭不了这“一句话”,使用的语言过于含糊抽象,未能对谜作作出明确的评价。也有的“一句话”根本就不着边际,令人不知所云。“一句话谜评”虽短,但对撰评者的艺术修养和驾驭文字能力的要求却更高,初试撰评者若从“一句话”起步,很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免不了贻笑大方。
  3、病谜诊治式
  病谜诊治式顾名思义只评病谜,不评佳谜。它往往是立即亮出招牌直截了当地用“病谜诊治”作为文章的标题,内容形式则完全是一谜一议。这种谜评结构与欣赏解析式极为相似,先是注释谜面、谜底出处及所用典故等,尔后分析扣合关系,点明错误与偏差,最后再进一步从理论上提高,指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这类谜评既能帮助一般读者看清谜作存在的毛病,也可传输灯谜知识,还可提供谜人借鉴,让谜人引以为戒。从常理来说,它无疑是灯谜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
  当代评赏佳谜之风虽然很盛,但灯谜批评之风尚未形成。本来病谜诊治式谜评只对谜不对人,对谜艺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谜人却为此伤了和气。有的是因为批评者所用语言过于激烈和极端,作者不易接受;有的病谜作者则对批评不服气,每每发起还击,甚至弄得争论焦点偏离了症结所在,陷入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进行没完没了的争论,最后往往又是扯不清、辨不明而不了了之。因而病谜诊治这种形式虽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有了雏形,但直到目前,这种谜评数量所见仍然不多。
  4、借题发挥式
  借题发挥式实际内容与病谜诊治大同小异。相同之处,二者都是评有病之谜。不同之处:一是借题发挥式不标明“病谜诊治”,也不用病谜作品为标题,而是撰评者自己另起标题;二是借题发挥式不局限为一(条)谜一议,也有数谜(即一类谜)并议,借一谜(或数谜)来发挥,从中揭示出某一类灯谜作品的通病问题。这种谜评往往会起到举一反三的效应。
  这种谜评需要撰评者用更加开阔的眼光来审示灯谜作品,在行文笔调上它类似于杂文,既要简短、犀利,又要多变有趣。由于这种谜评难度较大,对撰评者的素质要求更高,因而这种谜评的数量目前还不多见。
  除以上所列四种较有代表性的模式之外,还有诸如多谜纵横比较式和三言两语随笔式的谜评,只见于龚贵明和吴凌涛等少数几位谜人所作的小品文中。而点评式的谜评似仅见已故谜家马啸天1994年为三明化工厂“山花奖”谜会佳谜所作的70多则评赏文字。这些模式谜评数量虽然极少,但因其标新立异,自成一格,却更加引人注目。

  三、当代“佳谜标准”和评谜文章的局限性
  前面已经提到叶氏和苏氏曾比较认真地论及佳谜标准和灯谜欣赏问题。叶、苏两家之言基本上可以代表当代谜界对佳谜标准认同的倾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衡量这种“佳谜标准”和当代评谜文章的现状,便会发现其中存在的局限性。
  叶氏提出的“佳谜三要素”(谜面雅、扣合巧、谜味浓)与他所分析的当代谜坛的三个评佳倾向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从理论上讲,这三要素作为佳谜的必要条件是无庸置疑的,但它不是充分条件。“三要素”忽视了一个重要方面,它没有注意到应当把“新”字——即“创新”成分列入佳谜的要素。试想想看,如果只用老手法、老谜材唱老调子,谜作的品位能高吗?
  从实践上看,叶氏对“雅”应当用什么尺度来衡量似乎也不太明确。叶氏举了以古代民歌《木兰诗》一句“伙伴皆惊惶”为面,探骊扣底“花·木兰换装”的例子,谓“其谜面雅,谜底连缀自然,别解巧妙传神而雄居本次大赛(海内外灯谜创作大赛)之榜首”。说“其谜面雅”,理由大约仅是引用古诗成句而己,而没有对“伙伴皆惊惶”何以为雅加以阐述。其实“雅”与引用诗句(或成句〉不是等同的概念,并非所有诗句、成句都“雅”,所有自撰句都俗。顺举一例,谜人曾多次引用当代著名词作中的成句“不须放屁”为面制谜,配底为“排气管”或“控制恶臭”等,扣合颇切,也不乏谜趣,你说这个谜面是俗还是雅呢?无疑谜人会把此例谜作列入通俗趣谜范围,而不会给它贴上“雅谜”的标签。这里不敢妄评词句,只是借以说明引用成句为谜面未必就是“雅”而已。
  如果说叶氏“佳谜三要素”的欠缺在于忽视了“新”,那么苏氏在对“信、达、雅”的佳谜标准解释中则提到了“新”,但他只说:“要有创造美的意念和表现美的形式,不能流于俗套,要创造新的灯谜语汇。”并没有更进一步表述“新”所应有的涵盖面。
  苏氏的“信、达、雅”标准,语言极为简炼,但过于抽象,不够直观。他所要表达的内涵解释起来长达三百言。因为不直观、不易记,人们便很难掌握。且“信、达、雅”因未成为定型的灯谜术语,谜语辞典中又查阅不到它的解释,所以这种标准在实用上难免受到了客观的限制。
  “信、达、雅”标准虽然未能尽美,但苏氏提出灯谜欣赏文章多样性的主张却相当全面:“灯谜欣赏文章的样式,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可以从内容、创作技巧和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全方位地欣赏,也可以仅欣赏其中的一个方面。可以一个谜作一欣赏,也可以同一作者的多个谜作纵向比较欣赏,或者多个作者的谜作横向比较欣赏。可以一句话评一条谜,也可以充分发挥单谜欣赏独立成篇。可以重在释典分析写成‘赏析’可以偏于判断感悟写成‘鉴赏’也可以夹叙夹议写成‘评析’。可以凭着直感云来雾去写成随笔,也可以多一点理性写成短小的小品文。”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看法。若把“欣赏”二字改为“评论”,那么苏氏的主张就可以包容了灯谜评论文章的各种模式。
  从形式上看,苏氏所提出的“多样性”在当代灯谜评论文章中都已有所表现。在数量上看,与“欣赏解析式”相比,其它各种模式的谜评作品则显得少之又少。
  灯谜评论固然应以肯定和褒杨“佳作”为主,批评为辅;谜评无须面面俱到,每篇谜评也未必非得欣赏与批评并举或并重;而从灯谜评论的总体来说,褒扬和批评二者却不能偏废。当代,除了“欣赏解析式”谜评外,其它几种评谜模式尚未得到应有的发展,目前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尤其是良好的批评风气还未在灯谜界形成,因而当代评谜文章的整体态势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方面的局限性。
  其一,篇幅太长,笔调单一。基本上脱离不开注释谜材、解说扣合和总体评价,三层固定结构的窠臼,有话无话每篇都要写上300-500字。有的甚至无限扩大谜作的内涵和外延,信马由缰,不着边际地写上1000多字,还以为写得越长水平才越高。
  其二,析之有余,赏之不足。不少评谜文章舍本求末,对底面出处和扣合手法不厌其烦地条分缕析,甚至连一般读者司空见惯、普遍知晓之处也不惜笔墨大书特书,不免陷入老生常谈、无病呻吟的沟坎之中。而对谜作的佳妙处和美学价值等本应作重点、详尽分析的部分,却未能作出恰其如分的评赏。有的评赏者,专门寻找用典谜做文章,通篇以介绍典实来取代赏析,评赏部分则一带而过,显得苍白无力。
  其三,只讲好话,盲目拔高。金无足赤,谜难佳绝,即使是经谜界高手集体评选的佳谜,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许多撰评者只褒扬其中成功的因素,而不触及欠缺之处,甚至明显的缺陷也“视而不见”。笔者曾经撰评过某些谜作,既肯定其长处也指出其不足,但文稿发出后,不属于讲好话的文字却被编审者全然删去。也许在他们看来,评赏佳谜就不能讲它的不足。其实,只讲优点,遮掩欠缺,非但不可能抬高谜作,而且对一般读者还会起误导作用,倘在明眼人面前则只能暴露撰评者的无知。
  其四,语言空洞,人云亦云。评赏谜作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也是撰评者经验、知识、理解能力的集中表现。撰评者通过对谜作的全面审示、欣赏、分析,进而阐发精微,揭示奥妙。有些撰评者驾驭文字能力不高,又不愿投入艰苦的劳动,专事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写出来的评赏文章充满套话、空话,不是“读之齿颊生香”,就是“令人拍案叫绝”,还有老掉牙的“玉盒子盖”、“玉盒子底”什么的,行文白不白、文不文,虽然出语“斯文”,却掩盖不了浅薄和贫乏。
  还应当看到在众多的评赏文章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人情评佳之作。有的是“盛情难却”欣然命笔,也有的是“投桃报李”互相吹捧,其中少不了有意拔高以至言过其实之弊。当然,这是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在谜界的反映,而不是当代评谜模式的固有缺陷。但以上四个方面的局限性却是不争的事实,它从客观上证明了各种评谜模式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态势远不能适应多层面、多角度灯谜评论的需要。

  四、我的佳谜观
  
  “佳谜”从字面直观上看,应是谜中之佳者,或者说是谜作中的出类拔萃者。由于佳谜标准没有确立,长期以来人们对灯谜作的优劣只是凭自己的直观感觉来判定。这种“直觉”也是一个审美过程,但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光凭人们的“直觉”来判定谜作的优劣,其准确度完全取决于各人的经验和谜艺素质,因而必然存在较大的离散性。各种谜会上以代表队或个人投票数多少来决定佳谜的方法,实际上也是取决于“直觉”的结果。如能有一个大部分谜人认同而又容易掌握的标准,大家都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谜作,评出的结果必然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出人们的共识。
  我在思索谜作何能称“佳”时,想到了一个也许会让人感到幼稚可笑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才算是“合格”的谜作呢?
  根据灯谜的艺术特征,我曾经从“谜理、文理、情理”的角度观察衡量它,灯谜创作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必项兼顾谜理、文理和情理。“谜理”就是制谜的规则和机理。从纯灯谜的观点来看,只有遵循灯谜的原理和创作规则制出的作品才能算是“谜”。“文理”是指语言规范和文字规范。灯谜是文字游戏,也是文字艺术,从创作的角度看,它与文学极为相似,因此必须符合语言、文字规范。假如连语句通顺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艺术呢?“情理”则要求不悖自然规律,符合客观事实。谜作既要出人意料之外,更要在情理之中,不能生造出谁也看不懂或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只有合乎情理的事物人们才乐于接受。谜理、文理、情理三者之间互相渗透,融汇贯通,相辅相成,是不可偏废和割裂的三位一体,任何谜作都必须服从谜理、文理、情理兼具原则的制约。因此,我认为只有符合“谜理、文理、情理”要求的作品,才能算是“合格”的谜作。
  “佳谜”无疑要比“合格”谜作要求更高,我也曾经改变角度,从“扣合、文采、意境”三个方面来观察衡量灯谜作品,灯谜创作必须十分注意扣合、文采和意境。(见本人1994年撰写的谜文《扣合·文采·意境》)
  “扣合”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底面扣合准确是成谜的基础,如果失去了这个基础,无论词藻多么华丽,都与“谜”沾不上边。但是做到扣合准确、贴切,只是“合格”灯谜而已。要达到佳谜的档次,扣合不能只停留在准确与贴切上,而应当达到“精巧”——扣合巧妙、扣法新奇、扣义精当。只有扣合达到精巧,才会有浓郁的谜味。
  “文采”是指华美的文辞和瑰丽的辞采。灯谜的文学性要求谜作必须具有一定的文采。文采是灯谜的“装饰品”,它将直接影响人们对谜作直观印象的好坏。“文采”是与“文理”相对应的,一般谜作只要做到文句通顺即可,佳谜则必须“具有文采”。谜人们常说的“谜面雅”就是属于文采的范畴,但这里所说的“文采”并不等同于“谜面雅”。谜面虽是灯谜最重要的部分,但只用“谜面雅”来要求佳谜却是片面的。“文采”应是比“谜面雅”内涵更广的概念,它要从谜面与谜底配合的总体来衡量谜作的文化色彩。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什么前面只提“具有文采”,而没有确定“文采”所要达到的程度?因为若把文采用谜面“雅”这个角度来限制的话,那么以一字、二字或三字为谜面者,就根本“雅”不起来(或者说“雅”的程度不够),并且自撰谜面在引用名家诗词名句面前往往“稍逊风骚”。因此,倘若硬要文采必须达到某一程度的话,不仅短面之作要与佳谜“绝缘”,甚至自撰面句之作多数要被打入冷宫。客观地看,很多谈不上“雅”的短面长底的谜作,是可以进入佳谜之列的。所以,“具有文采”是一种更宽容、更有普遍意义,也更切合实际的提法。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营造意境不仅需要灯谜美学的修养,还需要谜外的功夫。在成谜手法和扣义已定的情况下,寻找不同的切入点,可使谜作立意提高,境界得到升华,获得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佳谜应当达到“意境独特”的艺术高度。这里所说的“意境”,不单纯指谜面造语的意境,它是谜作底面互融、别解扣合后的总体艺术境界。只有创造出独特的意境,灯谜作品才能感人、动人,引发人们心灵的共振。谜作能够阐发哲理,给人启迪者为最佳意境。底面搭配语境相称——即如对联下联语境、气魄要高于上联一样,谜底别解义所表现的意境也要高于谜面的意境——便是营造佳谜意境的基本要求。
  除以上三个方面外,衡量谜作优劣还应当看它的“格调”如何,“格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灯谜作品艺术效果的综合表现。佳谜应当要有“清新的格调”。这里笔者借用灯谜的“分扣”手法来为“清新”作注解:“清”,应是“清正”、“清纯”,必须脱离低级趣味,它的立意应当超逸脱俗,健康向上;“新”的基本内涵应具有创造性,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的外延还可以扩展到创新的各个方面,如开发新谜材,运用新手法,开拓新谜路,营造新意境等等。灯谜唯创新才有出路,唯创新才能发展。
  将以上这些零散的想法和看法归纳起来便形成了我的佳谜观。也就是说,衡量佳谜的标准应当是:“扣合精巧、具有文采、意境独特、格调清新”。这个标准虽然还不算尽善尽美,但它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掌握。这里顺便再提两句题外话:1、被评为“佳谜”的作品未必都是真正的佳谜。有些“佳谜”是在特定环境下从矮子中间挑高个而产生的;而有些真正的佳谜却没有机会逢上评佳。2、被名家选取写成欣赏文章载入佳谜典籍者也未必就是“上佳”之谜。这些谜作由于评者见仁见智,未必全都无懈可击,有些也许只具有某方面可取之处,有的也可能就是平平的普通之作。初学者和谜外读者对这两种情况,切切不可盲从。
  
  五、我的评谜观
  评谜——灯谜作品评论属于灯谜批评的范畴。灯谜批评是对谜人、灯谜作品、灯谜理论和创作倾向所作的探讨、分析和评价。灯谜作品评论是灯谜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始终把它放在灯谜批评的大背景前来探讨。
  
  (一)灯谜评论的作用
  1、导读作用:帮助读者认识灯谜、理解灯谜、领悟灯谜蕴含的价值。
  2、导引作用:引导读者进入灯谜艺术世界,帮助读者提高分辨灯谜优劣的能力,提高鉴赏灯谜艺术的水平。
  3、导向作用:帮助谜人扬长避短,推动某一时期内灯谜创作的趋向和潮流,促进灯谜创作的健康发展。
  
  (二)灯谜评论的任务
  灯谜评论应当立足全方位,坚持大视野来观察、审示灯谜创作,选择有代表性的谜作,从多角度进行评析,阐发隐微、肯定价值,或褒扬、或批评,并从中揭示出规律性和倾向性的东西,给读者以启示与借鉴。
  
  (三)灯谜评论的形式
  我很欣赏苏德友关于灯谜欣赏文章多样性的说法,灯谜评论文章在形式上、内容上都应当要多样化。
  1、从体例上看,大致可分为:评析型、鉴赏型和评注型。评析型,以分析扣合机理为主,夹叙夹议,对艺术特点只略作评价,特点是笔调通俗,比较谈化理论,可以适应较多的读者。鉴赏型,注意扣合特色,着重揭示艺术价值和内在美感,较多的理性分析和理论深化,可供谜人借鉴,有利谜人提高技艺。评注型,主要注释典故和疑难语词的出处,对艺术价值仅作简评。
  2、从内涵上看,可分为褒扬型和批评型。褒扬型包容了所有欣赏类的谜评,通过析与评的结合,肯定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价值。批评型,主要针对病谜或劣谜而作的评论,指出谬误和不足,重在分析谬误形成的原因,有时也提出纠正的方法和意见。
  3、从结构上看,可分为一谜一评式和纵横比较式。①一谜一评式,又可分为全方位评论和单层面评论。全方位评论,是从内容、技巧、美学价值、思想意义等全面对谜作进行评论。单层面评论,只选取最突出、最有特色的方面来评论。②纵横比较式,可分为三种:a.对同一作者的多条谜作进行纵向比较评析;b.对多个作者同一谜材的多条谜作进行横向比较评析;c.对同一类的相关谜作进行交互比较评论。这三者都着重在于比较,通过比较异同、区分优劣高下,以期给读者更深刻的启迪。
  4、从文章体裁上看,可分为四种:说明式、杂文式、随笔式和小品式。说明式,主要是作直观解说,有时也交代背景和说明创作意图。杂文式,不拘形式,可以发挥语言犀利之特色,所作评论,感人更深。随笔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凭直感随手拈来,可避免枯燥的“说教”,轻松闲适,有利读者接受。小品式,形式活泼,篇幅短小,有理性的阐发,也有幽默的谐趣,寓评论于言笑之中。
  5、从篇幅上看,可分为常规谜评、简评、一句话谜评和点评。常规谜评,“常规”二字只是借用而已,指的是目前所流行的、大家都已习惯使用的灯谜欣赏文章模式,行文面面俱到,一谜一评独立成篇,一般在300-500字之间。简评,用笔比较简洁凝炼,根据不同的谜作,有时只选一个或几个侧面来评论,每评l00-200字范围。一句话谜评,仅用一句评论语言,但要指出谜作最突出的特色和最主要的价值所在。点评,每评大约几十字,根据不同谜作,评论详略可以灵活掌握。
  
  (四)灯谜评论的选题
  一般来说,灯谜评论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谜作。“代表性”本身包含有多方面的因素。从大的方面讲,有某一时代和某一时期的代表性;从小的方面讲,有某一类型作品的代表性、某种题材的代表性和某一表现手法的代表性。当然也可以是某一作者的代表作。具体选题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不能选用过于一般的平平之作,要选用具有特殊表像或内涵的典型作品。如褒扬型评论应尽可能选用艺术成就高,并且无懈可击的谜作;也可以选择虽有不足但瑕不掩瑜的谜作。有些谜作具有较明显的不足,但一定要有某方面突出的特色才宜作为褒扬型的选题。而批评型评论则应当注意选取一些具有通病或普遍存在某一谬误又不易被人觉察的谜作来剖析,让读者能够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这样批评的作用就更大。
  2、不宜把初学者明显不成熟的作品作为评论的选题。这种谜作的谬误很多是明摆的,不需分析即可看出,若花大力气用很多笔墨去评论,实际上所做的没有多少是有用功。
  3、要尽量多选择一般读者和谜人见了都觉得好而又说不出其所以然的作品和一般读者和谜人见了都觉得不好却又指不出其弊病要害所在的作品来评析。这样有利于读者提高鉴别灯谜优劣的能力,并从质、量、度上加深对谜作优劣的认识。
  
  (五)、撰写灯谜评论应注意的事项
  根据多年阅读谜评的感触和撰写评谜文章的体验,我认为撰写谜评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的原则,以这个原则来决定选题以及评论形式和文笔色彩,该详则详,当简则简。
  2、要因材下笔,通过各种手段展示谜作丰富的内涵,挖掘其所蕴藏的美和价值。
  3、对谜作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恰如其分,既不能任意贬损,也不能随意拔高。优点要充分肯定,不足部分也要实事求是地给予指出,尤其是单谜欣赏独立成篇的评论更应褒贬适度。
  4、批评型的谜评尤其要注意心平气和,以理服人。“病谜诊治”的方式应当慎用,因其标题当头就给谜作定性为“病谜”,谜作者从思想感情上不易心悦诚服。用“借题发挥式”则好些,评论的焦点不是聚集在某一条谜上,对相关的一类谜来评说,更有助于纠正某种倾向性和片面性。
  5、篇幅应尽可能短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重在把道理说清。
  时代在前进,灯谜在发展,评选佳谜和评论谜作将是谜人说不完的话题。随着谜人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灯谜界对佳谜评选标准和谜作评析规范必然要在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上形成共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必将更好地推动灯谜批评的开展。
  ------注:摘自蔡芳《燕江赏灯录》1999.8)




「还没有人打赏,我来支持一下」

谜材网

真诚打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谜材标签: 佳谜 佳谜赏析 灯谜评析
 编辑整理:谜材网 www.cdengmi.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时间:2008-05-04 09:04
 阅读 

 微信公众号:谜材网(cdengmi)
 版权声明:任何转载及复制,请注明谜材来自谜材网//不注明出处,谢绝一切转发及复制,请尊重整理人员的辛勤劳动!
 转载及复制,请注明出处!谜材网
 本文链接:http://www.cdengmi.com/dengmi/dmzl/655.html

顶一下[0]

踩一下[1]